《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喜歡語言文字,對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有利的條件、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更應該培養孩子的識字興趣,使我們的識字教學趣味化。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學習生字,在快樂中學會學習。學生對識字發生了興趣就等于擁有了無限的力量,他們會自覺地克服很多困難,想方設法抓住一切機遇識字,并且學以致用,自得其樂。
如何開展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呢?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營造氛圍,培養識字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對于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贬槍Φ湍昙墝W生的年齡特點,要想讓學生喜歡識字,首先必須讓學生沒負擔,敢于在課堂上暢所欲言。
1.鼓勵學生做小老師
小學生有著非常強的表現欲望,讓學生做小老師可以使學生充分地表現自己。如讓小學生把課外搜集來的生字教給班級的所有同學;又如小組合作中,每個小組選出一位小老師,教小組成員識字,檢查小組成員的識字效果,早讀或認讀生字時都可以讓學生來做領讀小教師。這樣既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興奮性。
2.在游戲中識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這一問題,通過實踐,我發現鞏固識字的最佳方法是讓學生進入“游戲王國”,在輕松愉快的玩耍中記住字形。因為低年級學生都喜歡玩游戲,所以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于樂,學生會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猜字謎:我先根據字形特點創編謎面,學生猜謎底。學生猜謎的過程實際上是識記字形的過程,這種識記是積極的,印象深刻的。每個同學都在認真觀察,開動腦筋,展開聯想。每當猜出一個字謎,大家都會開心的大笑。因為他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此外還有編兒歌,編故事,給生字找朋友,送生字回家等多種游戲方法,是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將所學漢字加以鞏固,加以運用,F舉例加以說明。
(1)摘果子:準備一些教學卡片,一面畫有“蘋果、桃子、李子、草莓、香蕉”等圖形,另一面標有這些水果的拼音及詞語。游戲中有圖案的一面對著學生,要求學生分成男女兩組,按照圖案讀出背面的詞語。若讀正確,可將卡片送給同組其他同學;若讀錯誤,則把卡片還給老師。然后看男女兩組哪組得的果子最多。這樣就把一節枯燥乏味的識字課上成了一節輕松愉快的游戲課,真正讓學生體驗到了玩中學,學中玩。
(2)開火車:一人當火車頭,其余學生學火車開動的聲音(嗚——咔嚓,嗚——咔嚓),老師出示生字,讓學生依次按順序讀字音組詞,并分析字形。誰說錯了,火車立即停,讓后面的學生當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組詞,分析字形),修好后繼續開著火車走,直到學生開完火車到站為止。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就把所學的生字輕而易舉的記住了,而且心里充滿了勝利的喜悅。
(3)拾貝殼:在學完生字后,即興在黑板上畫滿形狀不同,顏色各異的貝殼,每個貝殼中間都寫著一個字。上臺拾貝殼的孩子必須大聲教臺下的孩子讀那個字,讀對了,大家鼓掌;讀錯了,就請自己的朋友幫忙。做這個游戲時,孩子們總是爭先恐后的上臺拾貝殼,他們上臺領讀的聲音是那樣響亮,神情是那樣專注。這種游戲不但成功地再現了新知,而且鞏固了所學。
(4)找朋友:選擇一些同音異形字或準備一些字形結構相同的字,讓學生讀后手拉手交朋友。這樣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又找到了學習上的伙伴。心里得到了滿足,也充滿了興趣。
(5)彩虹橋:出示生字后,分組讀出,再分組組詞,看看哪組組的詞最多。然后各組從組過的詞中任選兩個詞進行說話。在這種游戲中,孩子全身心的投入,能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
(6)編字訣或兒歌:剛開始的時候,老師可以編一些幫助學生識記,以后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編一編。如“一點一橫,兩眼一瞪(六)”!耙豢谝У襞N舶停ǜ妫!笆舜蚣馨巳死,三人報告一人抓(李)”!耙粋小日本,拿了一把刀,殺了一口人,滴了四滴血(照)”!斑h看峨眉山不在(我),西下美女誰不愛(要),口中有口難開口(回),法字三點水不在(去)!边@種形式,增強了學生識字的趣味性。
實踐證明,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是否運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是識字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另外,開展在生活中的識字比賽、路標、廣告牌、食品包裝袋、單位名稱牌等等都是學生識字的教材,學生樂此不彼。
總之,低年級學生喜歡做游戲,喜歡比賽,如果老師能夠適時的開展對教學有幫助的游戲活動,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動識字,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如果讓學生被動的記,機械的抄寫,學生會感到厭倦,只有調動學生的識字愿望,讓學生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學會獨立識字的本領,主動識字,體會成功的快樂,才能讓學生的興趣持之以恒,讓單獨的興趣變成一種心理滿足。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愿意識記的字,自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例如,在識字教學中,我會讓學生說說,這些字中哪些是你認識的。當學生說出后,我會及時鼓勵他說:“你真行!”并問他是怎么認識的。這時學生會說出各種答案:“我是在閱讀課外讀物中認識的!薄拔沂窃趶V告牌上通過問父母認識的!薄拔沂强措娨晻r認識的!钡鹊。我就會及時鼓勵:“你真會識字,請繼續努力!”學生聽了,就會獲得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自主識字的信心,自主識字的愿望也會更加強烈,自主閱讀課外讀物的積極性也會更加高漲。
三、多識字,處處是舞臺
識字學習,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把識字教學置身于生活的大課堂里,在生活中識字是很方便的。比如在新學期開始時,我讓每個同學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一張漂亮的卡片上,放在桌子上,同學們課間休息時,互相認識,互相介紹自己的名字,會記住不少字;我還會讓學生把家里的家具、電器、日常用品等都標上名稱,這種方法不但記住了字形,還與實物聯系起來了。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學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培養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級的學生平均每天要認識幾個甚至十幾個字,因此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開展各種活動和游戲,如:打牌游戲、開火車識字、摘果子游戲、走迷宮、“抓特務”游戲等,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游戲中學習,在玩中思考,玩中創新。
四、教給方法,引導探究識字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自己學習,所以教師要盡快的“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同時運用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識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質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課堂上擺正彼此的位置,學生自主學習才有可能實現。學生在熟讀課文后,老師就可以適當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識字。這時,老師就應該有耐心、有創造性地教給學生一些簡便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各路神通,在探究中記憶識字。
1.加一加
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學習生字,用以前學習過的生字加上偏旁成新的生字,這樣記憶起來就比較簡單。同時在上課的時候還可以利用游戲的方法來加深印象。我讓一組同學扮演偏旁,另一組同學扮演另一半字,其他的同學都拍手大唱“找朋友,找朋友,我要找個好朋友”,然后組合在一起指名學生認字,然后再讓臺上的小朋友 繼續再去尋找還可跟誰組成好朋友。
2.減一減
就是把以前學過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變成新的生字。例如學習了“百”去掉一橫就是“白”!岸唷比サ袅艘话刖统闪恕跋Α。學習過程也可以變成一個游戲過程,讓學生來扮演不同的生字,讓他們說去掉哪一個部分就可以變成新的生字了。這樣課堂上的氣氛也活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記住的生字就多了。我們教一些形聲字的時候,像“球、拍、跳、棵”等字,可以告訴學生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去記它們。教學時還可以通過加偏旁,減偏旁,換偏旁等形式,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積累識字的方法。另外,還有會意法,聯想法,比較法等。結合課文,自然滲透這些方法,并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大膽運用這些方法,學生的識字能力就會在實踐中逐步提高,興趣也會越來越濃。
3.講一講
就是讓學生把生字編成一個個小故事講出來。低年級的孩子最喜歡的就是聽故事,同時也喜歡講故事。如果把字演繹活化成一個個活潑有趣的小故事,讓他們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在輕松、高興的氣氛中記住生字,更能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如教學“ 影子”的“ 影”字時,把“ 影”字拆成“ 日( 太陽)、京( 京京)、彡( 影子)”,編成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陽下,地上留下了三撇( 影子)。這樣,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組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識字,效果很好;又如在教學“照”字時,可以講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日本人,拿著一把刀,殺了一口人,流了四滴血”,生聽完后不僅對日本人表示憤怒,同時說說認認中很容易就把生字記住了。同時我鼓勵孩子自己也來給生字編故事。例如“島”字,生說一只小鳥在飛過大海時尾巴受傷了,就停在一座小山上,以鳥的一橫不見了,變成了一座山。又如“鳴”,生說“一只小鳥想召喚它的好朋友一起來玩耍,于是他張大嘴拼命地叫他的好朋友們呢!”學生的想象力真是非常豐富,在說中不僅讓學生更容易地記住了生字,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但在教學時應適時點撥、引導,避免學生為了編個謎語,講個故事就硬性把字拆開,硬把各部件編成沒有任何聯系的故事、謎語。
4.畫一畫
簡筆畫言簡意賅、形象生動,而且內蘊豐富,給人以極大的想象空間。低年級兒童對圖畫的興趣濃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給一個個單調的生字配上圖畫, 讓字形在腦海里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他們的內心是多么欣喜!如“亭”字與亭的樣子很像,可以讓學生看字畫圖再與生字進行比較,從而記住生字的字形。
五、聯系生活,拓展識字空間
生活是很好的識字課本,社會也是很好的識字課堂。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重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其實生活就是識字的背景和舞臺。生活是語文的內容,語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樣將識字與生活接洽起來呢?首先,要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有利條件,形成識字的敏感性和濃重興趣。比如:電視上動畫片中的說話字幕,校園的校訓,《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動規范》,課程表,同窗姓名等,都是學生識字的教材;還有新一輪課程改革設置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無論是常規活動如:晨會、班會、隊會、節日慶典,還是校本活動如國防主題、環保主題、社會調查主題、春秋游主題等,都離不開漢字這個媒介;顒又腥粢哉J字貫穿其中,充分施展媒介作用,不僅可以豐富活動內容,還可以在研討中,在玩樂中接觸認識不少漢字。
六、識讀結合,鞏固識字效果
識字教學必須與閱讀同步,在閱讀教學中把識字與學詞、學句、口語表達等有機整合,讓識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深和鞏固。尤其是低年級閱讀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鞏固識字效果。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愛發脾氣的孩子》這一課時,首先要讓學生運用一定的符號圈畫出本課的生字,并且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初步感知字形,了解字義;再引導學生根據字形特點,選擇自己熟悉的方法識記生字;然后讓學生在小組中用上本課的生字詞練習說活;最后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隨文識字,這時,每個學生都賦予了生字以感情色彩,使生字成為有意義的符號。通過師范讀、生練讀、分角色讀、小組互讀等形式,讓學生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讀得正確、流利。此時的生字在不經意間就變成了熟字,從而使識字與閱讀相結合,相得益彰。讓孩子走進一個無聲而精彩的世界,只有當學生從閱讀中嘗到識字的樂趣,他才會更加自動地識字,并使閱讀成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總之,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點子,學生的學習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在課堂上,老師要創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識字、寫字,了解字詞的意思。在課堂外,老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識字的有心人,讓他們獨立探索、大膽想象,去想各種各樣巧妙的方法識字,并自覺和同學交流識字成果,還要鼓勵孩子在輕松的環境中熟練掌握所學的生字,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合適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和識字能力。